周刊已经发了6期了,一个多月的时间,对于周刊的内容和形式还有如何让更多的人来看到我的周刊,我做了很多事情,但是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我好像并没有想清楚。
先做起来
最近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,我其实抱着这样的态度来做这件事情:先低成本地做起来,一点点迭代,一边做一边学,不一定要用最漂亮的方式解决碰到的问题,哪怕用最笨的方式解决了,也比没解决强。
我一直都是有啥想法就去做,在竹白上发了第一期,然后后面又自己建了网站,整理了自己的阅读习惯,甚至调整了我自己的生活作息。一步一步直到现在。
确实,如果事前想得太多,很容易最后也没成行,以小见大,以大见小,逻辑都差不多,事情比知识重要,有事就先做事,如果一直不开始,时间久了就忘了。
到目前这个时候我就在思考为什么做这个事情,怎么继续做的更好,要不要继续做。我觉得现在有必要想清楚一下这个问题。
回顾之前的经历
我最近在上下班的路上都会听一些播客,听到有这么一期采访,还是比较有启发。
Super黄对话毛远:我曾亲历BAT,现在想做自己【深入聊聊S2E03】
通过这个采访我回顾了一下我自己,其实也有很多相似点,我也工作了这么多年,从一个刚毕业的应届生,经历了转行,内卷晋级,换了很多家公司,创业又回来继续打工。面试了几年互联网大厂,一步一步从小公司,去到二线互联网公司,再到现在已经在BAT工作了两年多。经过这些之后我发现好像去大厂是一种外在的评分标准,大家都在追求,我也没想,就去玩了。
但是真正经历了这么多年之后,感觉我自己一直都是在路上,工作上追求更好的公司,追求更高的薪资,追求别人的评分标准。除了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好像学到了很多东西,成长了很多,也有了各种职业病。生活上只是能够在短暂的节假日去放松那么一小会儿,然后到了周天的晚上想着周一又要开始卷就会睡不着觉。
现在:更多的思考
当然我知道自己这么做的利弊原因,我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做。我一直都在有意识地调整心态。即便我是如此典型的一个打工人,我发现我一直有个很好的状态就是:我自己的认可是来自于方方面面的,我不会认为有一件事情遇到了挫折,整个自我认知都不成立了。很多人会想人生不只有工作,工作不顺了,天都塌了。我不会这样,我有很多我喜欢做的事情,徒步,骑行,露营,摄影等等。这些事情都能给我带来自我认同感。
不过即便如此,好像还是缺了点东西。我花费最长时间的事情就是工作,但是工作带给我的除了收入之外好像其他的很少,我会觉得离开这家公司好像自己就再也不会有什么长期价值了。这是让我觉得很不舒服的事情。所以我好像知道了我需要的是什么东西,我需要的是能够在我坚持做了这么久的事情上能够体现更多的价值。这个价值应该是长期的,有可能比互联网生涯和工作更长,这个过程会增加我的认知,让生活更好。
未来:坚持长期主义
因为上面这些问题,我对于DecoHack的定义就比较清晰了,这个东西我希望能够让我对阶段性的思考进行相对深度的总结,比如写作,留下文字,给需要你帮助人提供帮助。坚持长期主义,记录。这并不意味着我会把这个当成一个副业,因为我可能会做很长时间,目的并不是为了回报,目的是做那些对人生长期有价值的事情,这个过程会增加我的认知,改变我现在的状态。要是做这种分享很好,那我会继续去做,后面如果再遇到什么别的事情我也不知道,也可能会去做。
最后总结一下,人的认知和投资、生活和工作都是相匹配的。写作作为输出方式,或许可以更好内观自己;输出一些想法,如卢曼一样,写出来。有知有行,自由生长。
评论 (0)